农资行业正发生四件“大事”,你会摊上哪个?
2018年,还剩2个月,不到50天的时间。但,农资行业的确阵痛不断。
时代变了,大洗牌正在激烈上演。
破产、倒闭、重组...农资行业加速革命中!
< 一 >
看不到未来,农资行业一片哀嚎
回顾2018年,除了少部分企业盈利外,整个行业较为低迷,企业运营的困境比前几年都大。不但要承担外界环境的压力,还要承担对内的成本压力。
另外,加上种粮不赚钱,农民不愿多投入,用肥、用药积极性不高。农资行业供大于求现象仍在,库存积压无法解决。
很多企业当年寄予厚望的子公司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而是以连续几年的亏损,将总公司拖入泥潭,被迫停产或半停产。
一轮又一轮阵亡名单在业内疯传,老企业纷纷破产,小企业不停倒下。无论你是悲情退出,还是遗憾落幕,时代确实在变了,大洗牌正在激烈上演。比如:
重组方面,相比海外陶氏化学和杜邦联姻,拜耳和孟山都合并,国内农化企业“携手”的现象也是不断发生。
先有中化国际近61亿人民币收购扬农集团;随后,利民股份8亿收购60年河北威远农药、动物药业;又有江山股份第一大股东中化国际将买家敲定为福华科技,转让价款共计18.03亿元。
除了重组之外,近期行业内化肥企业倒下的消息此起彼伏。世界500强化肥企业子公司兖矿鲁南化肥厂因为累积37亿宣告破产;长期因为亏损资不抵债,六国化工子公司江西六国申请破产重组;湖北宜化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因冬季天然气供应受限被迫停产。
农药企业日子也不好过,10月,河北注销96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十家为农药企业;山东枣庄13家化工企业关停淘汰。11月初,湖北近200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注销,其中包括七八家农药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农业君,转型、重组、倒闭并不可怕,更可怕的就是整个行业看不到未来和明天的路。对于未来,谁心里都没有数。
< 二 >
遭遇3大劫难,但强者更强
大大的变革!曾经“坐在家里就可以收钱”的农资行业场景,不会再有。政策的监管、红海的竞争、种植端的变化...这些都被称作为农资行业的劫难。劫难来了,谁都逃不了!
政策劫难
如果说整个农业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是谁?莫过于农资行业!
农资行业受农业农村部、环保部等多个部门的监管。尤其是政策高压。
其中,农药登记制就是一把大砍刀。
在诸多个场合下,农业部负责人表示:政策高压不会减弱,农药登记、生产、经营准入门槛会越来越高!
“登记是从源头杜绝同质化的重要环节。新的农药登记管理政策将原有的5个含量梯度减少为3个,预计这可以减少新增产品20%左右。”谈到农药行业的监管,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今后农药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为“控、压、限、移、减、管”6个字,而“压”就是通过压减登记农药产品数量,鼓励支持农药企业创制新药,鼓励已登记的产品优化配方、剂型,淘汰落后的配方、剂型,减少同质化,压低产品数量。
除了登记制就是环保核查。这迫使农资生产企业大面积洗牌:关停、处罚!
据了解,截至2017年末,4轮次的中央环保督查,31省份全覆盖,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13000人被约谈或问责,18000家公司被处罚,2万多家关停,3万多家限期整治,8.7亿元人民币罚金,力度和决心之大,范围之广,让中国化工包括农资行业陷入持续大震荡。
产品红海竞争
产能过剩,农资行业同质化等问题长期存在。经营者已经步入恶性循环的囧地。低价、劣质服务成为行业的代名词。
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登记农药品种678个,产品数量达到3.8万种,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在登记的农药品种中,每个品种至少有50个产品,一些品种的登记产品甚至达到了1000多种。
“从产能上来看,产能严重过剩,农药产品早已供大于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袁会珠表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指出,简单仿制以单一盈利为导向,造成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下不少品种已经无利可图。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和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种植行业巨变
种植行业是农资行业的“衣食父母”,种植行业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农资农业的未来。
目前,种植行业出现3个变化:1)经营者素质越来越高;2)种植面积的越来越大;3)消费市场对种植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农资行业一直流传着“不会做服务的农资人”将会被淘汰。服务就是帮助种植户提供各类农技服务,单纯坐店卖农资产品,几乎很难取得种植大户的信任。
种植行业巨变,迫使农资行业由“静”到“动”的改变。
但,这种变化对于农资大佬来说影响不变,其生产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都跟得上,只要沉下心来,就可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同时,这种变化,将会更加有利于农资大佬势能的爆发。
< 三 >
农资大佬的蜕变:不卖产品卖服务
农资行业已经出现“强者欲强”的境况。农药上市公司发出半年业绩预告,多数表现超市场预期。
据数据统计,22家农药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发出半年业绩预告。2018年,第一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按照中信行业分类)的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5 亿元,比增10.4%,归母净利260 亿元,同比增长 48.3%。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比增25.9%,净利润 42.4 亿元,同比增长147.9%,产品毛利率继续提升至29.3%,多数农药企业表现超市场预期。其中扬农化工、诺普信、利尔化学、长青股份、利民股份、蓝丰生化等6家发出预增公告;仅辉丰股份、联化科技2家发出预减公告。
其实,这些都是农资大佬们的蜕变。
金正大搞亲土种植
深交所披露: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770.8-118,002.03万元,同比增长0.00%-30.00%。2018年,金正大借助“亲土种植”激活了种植行业,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度。这是一场靠“营销”反哺业绩的手法。
史丹利切入现代农业服务
目前,成立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设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目前,史丹利农业服务公司已经在东北、内蒙、山东和河北等地成立9家合资公司,流转50多万亩耕地,拥有库容50多万吨的粮仓,初步实现了产收销一体化。
2018年11月,就土壤检测这一块。史丹利还引进美国蚯蚓测土实验室的技术开创我国测土施肥新局面。此技术,也帮助史丹利占领测土施肥行业,赢得种植大户的青睐。
诺普信服务经济作物
面向未来农业,诺普信提出了发展的三大核心业务。第一,加大新农药及省力环保缓控释剂型、药肥、种子处理等核心技术的开发,研发推广最优作物解决方案;第二,建立最强大的服务终端,集成“产品+技术”打造服务平台,成立作物服务公司;第三,打造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联合繁育种苗,建立种植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打造最优的农产品供应品牌。
新洋丰专注专用肥
根据新洋丰制定的2018-2020年产品创新战略规划和销量目标,该公司将新型肥料产品规划为特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生态级肥和现有新品五大系列,对应设定五个项目组。
农资大佬们的成功离不开专注力和服务力是势能的关键,另外其品牌影响力更是农资大佬们赢得关注的爆破点。
< 四 >
颤抖吧!80万农资人或将淘汰!
据统计,中国现有农药、化肥生产企业超3万家,登记的农资经营单位45万个,全国有超过240万农资人!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国家环保等政策的不断调整,未来三年将有超过30%的农资人会被淘汰!
但,机会与挑战并存。优胜劣汰是农资行业亘古不变的箴言!
但未来还有3个方向,值得的畅想和关切:
1、服务方向
这已经是被诸多大企业证明过的。因此,农业服务是农资行业的出路也是农资人的出路。
我们敢断言:未来将没有农资生产企业,都将是农业服务公司
2、革命性的产品
刚刚也提到,农资行业产品的同质化。未来农资行业需要革命的产品,这些产品需要符合国家大政策,有符合大市场的需求。
3、渠道将消失
渠道一定消失!不要看到互联网有布局线下的假象,其实,线下是互联网企业整合的对象。
尽管,农资渠道中国农资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等高科技的入局之后,经销商、代理商、农资店统统要被颠覆,甚至消失。
有人说,农资行业是传统行业,人情世故、生态顽固,关系复杂。其实,农资行业从来没有停止过“革自己的命”!